第七十六章 好事成双-《聊斋:书生当拔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除了聊一些闺房之事外,更多的时候也在聊修炼方面的心得。

    毕竟,对她们来说,修炼也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。

    不觉间又过了几年,文道书院已经成为公认的顶尖书院,除了国子监之外,没有一家能够比拟。

    以前,一些老牌书院还有点不服气,现在……也只能望其项背。

    毕竟,从文道书院走出去的学生太多了,其中有不少已经步入了仕途,从京城到地方,周羽的学生可谓遍及天下。

    除了孙礼之外,之后又出了一个状元。另外还有五个学生分别获得榜眼、探花之殊荣。

    中举人、进士的就更多了。

    目前来说,孙礼是混的最好的一个,已经身居高位,成为朝廷重臣。

    当然,也有一些学生无心仕途,回乡后继续读书,也或是兴办私塾。

    书院中有个名叫方平的学生,考中进士之后被委派到山阳县担任县令。

    上任第二天,便有百姓跑到县衙来报案。

    方平着人将报案的百姓唤进县衙询问了一番,方知对方并非本县百姓,而是外地来的。

    “大人,小人二牛,家兄是个行商,两个月前到山阳县来进货,可这么久了一点消息都没有。

    小人到山阳县四处打听,都没有家兄的消息……”

    一开始,方平并没有重视这件事,毕竟一个行商在外面失踪实属正常,有可能是遇上强盗什么的。

    但是,下来之后他翻了一下积压的卷宗,竟然发现山阳县境内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失踪案。

    有外地来的,也有本地的百姓,有男的也有女的。

    仔细查阅卷宗,方平发现失踪案是从三年前开始的,陆陆续续有好几十起。

    这还只是记录在案的,指不定还有许多没有报,或是没有记录。

    于是,方平唤来县衙的主薄许之枫询问此事。

    “下官参见大人!”

    “许大人不必多礼,坐吧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大人!”

    许之枫拱手谢了一声,随之坐到一边。

    “许大人,昨日里有百姓前来报失踪案,本官一开始没重视,后来翻了下卷宗,发现本县近两三年发生了不少类似的情况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一听此话,许之枫不由苦笑道:“不瞒大人说,上一任县令大人也曾为此伤透了脑筋,派了不少人搜寻,但都没有结果。

    一开始,以为是县境内的土匪掳人,可后来陆陆续续抓到了一些匪徒严加拷问,他们的确有过掳人的行径,但几乎都是绑票性质,收了钱一般就把人给放了。

    而且经过查验,他们绑的人也与没在报备的失踪人口中。

    于是,坊间百姓便开始传言,说是有鬼怪害人,连尸首都不留下。”

    方平沉吟了一会,问道:“嗯,那不知许大人有什么看法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下官也曾分析过,这些人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有些富有些贫,很难从中找到特定的线索……”

    言下之意,他也没办法。

    方平轻轻敲了敲桌子说:“这老话说,生要见人,死要见尸,如今这些人在本县境内离奇消失,而且持续了近三年的时间,我们身为朝廷命官,无论如何也得给百姓一个交待。”

    “是是是,大人言之有理,只是……只是这些失踪之人就像是凭空消失一般,我们也曾多方寻找,但真的是很难着手。”

    方平摇了摇头:“凡事就怕认真二字,本官就不信,这么多人失踪就没有一点线索。”

    随后,方平又唤来了县衙的陈捕头询问。

    陈捕头年约四十,身材魁梧,走路虎虎生风,看的出来身手不错。

    “卑职陈猛。参见大人。”

    “陈捕头,你在本县做捕快多少年了?”

    “回大人话,卑职十八岁就进了县衙当捕快,至今二十年出头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,既然当了二十年捕快,那应该是有丰富的经验,你对本县频频有人失踪怎么看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陈捕头迟疑了一会,道:“回大人话,要说这件事的确也很奇怪,只是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“只是什么?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“没什么,如果大人要查,卑职便带人去查。”

    一听此话,方平不由心里一动,问道:“那本官再问你,是不是前任县令根本不重视这案子,所以你们也就敷衍了事?”

    陈捕头赶紧拱手道:“卑职不敢!”

    其实这句回答就已经算是默认了,他并没有否认前任县令不重视的事实。

    “行了,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,本官也不例外,这一把火,就从这失踪案开始。
    第(2/3)页